首页 关于展会 展商服务 展会动态 参观服务 资料下载 同期活动 商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组织机构更多>>
行业动态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首飞成功,将承揽微小卫星发射任务   分享到:

9月20日7时0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搭载的20颗微小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长征六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首次采用的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助推我国运载火箭应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首飞成功,将承揽微小卫星发射任务

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图片来源:新华网)

  液氧煤油发动机提升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于2009年正式批复立项。火箭全长29米,一级直径3.35米,二、三级直径2.25米,起飞推力1200千牛。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采用了全新的总体方案、结构形式、动力系统和电气系统,自主创新成果达几十项,发射可靠性提高到0.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高压补燃循环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发动机、“三平”测发模式(指在厂房里躺着完成总装、测试、与卫星对接,整发躺在专门研制的起竖车上,“开着”去发射),成功突破高精度控制技术、氧箱自增压技术、燃气滚控技术、箭地一体化快速测发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按照“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的设计思路,可进一步提高运载能力,有效提高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标志着我国在运载火箭现代化、模块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报道,长征六号使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六研究院)研制,填补了中国补燃循环发送机的技术空白,实现了我国火箭动力从常规至绿色的跨越。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一级采用了一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使用的是一台18吨液氧煤油发动机。

  据介绍,我国现役火箭发动机的单台推力在70吨左右,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诞生将我国火箭发动机单台推理提升了60%,将极大提升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六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张贵田曾表示,新型发动机将使我国的长征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现在的9吨跃升至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从现在的5.5吨提高到14吨,并可以发射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及超重型应用卫星等。

  除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外,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也将使用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因此,长征六号的首飞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考核了运载火箭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检验了运载火箭水平总装、测试、运输和整体起竖发射模式的可行性,而且验证了一箭多星安装、分离释放、入轨控制等新技术,获取了发射飞行技术参数和可靠性数据。

  航天六院院长谭永华表示,“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将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以及下一步深空探测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助推我国加快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

  长征六号将促进我国微小卫星发展

  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开拓一号、希望二号、天拓三号、纳星二号、皮星二号、紫丁香二号等20颗微小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

  未来1吨以下的小型卫星尤其是500千克或是更轻的卫星将占据相当比例,此前美俄曾实现过一箭29星和一箭37星。

  火箭副总设计师李程刚表示,”长征六号首飞执行一箭20星任务,预示着它将在我国商业发射和小卫星发展上大展拳脚。现在我们国内的小卫星发展势头也是很好的,每年小卫星的发射数量也是很可观的,这款火箭一方面填补了这么一个空白,为小到几十公斤,大到两三百公斤的这种小卫星的发射提供了一款比较价廉物美的运载工具。第二,对促进我们国内微小卫星的发展,都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促进了将来小卫星立项研制实验等等。“

  “用物美价廉来形容这次的多星发射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希望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赵志明说。

  “研制小卫星的门槛不高,像我们高校和规模不大的卫星研制单位等均可以跃进这道‘龙门’。”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峰说,卫星与火箭互促,形成“良性循环”。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将成为中国的航天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点,标志着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开始承揽发射任务。未来,长征六号将会承揽很多微小卫星发射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说,他亦希望降低发射成本,鼓励更多企业和学校研发微小卫星,吸引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年轻人进行科研探索,为中国航天事业培育新兴力量。

上一篇:寻访瑞士无人机数据处理商Pix4D    下一篇:无人机未来或成为汽车行业的“飞行伙伴”

版权所有:2024厦门航空暨无人系统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潘先生                      手 机/微 信:188-0182-3515  

商务QQ:761199479            E-mail : 761199479@qq.com


沪ICP备20019626号-3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